凯发一触即发 要闻 越视频 镇街 外宣 国内 国际 社会 健康 网评 专题 h5 新闻排行榜

《诸暨日报》召开老报人座谈会——诸暨网-凯发一触即发

发布时间:2014-11-19 16:17:55 来源:诸暨日报 编辑:陈军  审核:杜萌颖
    新春将至,昨天的诸暨日报报业大楼25楼会议室显得格外温暖。

    阔别多年的诸暨日报老领导、老报人回到了娘家。他们围坐在一起,回顾在报社工作的经历,叙友谊、谈感触,更为报社发展提出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。当中,既有肯定鼓励,也有希望要求。

    这一个座谈会更是一堂传统教育课。“坚守价值,传承使命”,新一代的诸报人一定会细细聆听老报人的真知灼见,好好继承老报人的光荣传统,努力把报纸办得更好。

    记者 王玮 倪夏子/整理 记者 徐德文/摄

    探讨篇 他们的建议很给力

    办出特色再上台阶

    寿林奎 诸暨日报原总编辑(离休)

    诸暨日报一直以“争创一流”为目标。中国报业经历了几次整顿,全国曾经有300多家县市报,几次整顿以后,只剩下48家。而我们这张报纸一直屹立不倒,并且越办越好,越办越有亮点。

    接下来,诸暨日报如何发展?恕我直言,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,非常值得研究。

    现在我每天都要看诸暨日报,我感觉有几样东西少了一点,希望今后能够加强。一是我们的报纸言论少了一点,最好能根据我们诸暨的特色,多出现一些记者和读者的言论。第二,读者的声音少了一点,是不是能够开专栏,让读者来说说诸暨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。第三,报纸上反腐倡廉的东西领悟不够多。第四,副刊少,尤其是有关诸暨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多些。

    “真大气”与“更好看”

    孙陈超 诸暨市外宣办主任

    对今天的诸暨日报,我想说“真、大、气”这三个字。

    “真”体现在三个方面:报道,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社会新闻,要更真实;要把笔触放到基层去,内容才能更显真情;还有一个是要更真心。

    “大”体现在大规模、大活动的报道上,比如城东房屋征收的连续报道,让人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“气”体现在气势、气场和气氛上。我发现现在一些新闻照片拍得很大气。

    希望今后的诸暨日报能够“更、好、看”,有更多的品牌栏目、更好的文章和更有新意的策划、活动。

    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

    金 星 诸暨市史志办干部

    面对网络媒体,报纸面临着很大的挑战。

    面对挑战,我觉得要做好两个工作。一个是做好转换工作。报人要转换视角,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。采编要转换方式,政策性的内容要精炼简明,标题可以多向“标题党”学习,以抓住读者的眼球。争取把党和政府的声音转变成读者要看的内容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工作是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。针对读者的需求,细分读者市场,落实中央提出的“走转改”,争取不同的读者群,让报纸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

    手机报是一个发展方向

    骆伟裕 诸暨旅游投资公司总经理

    诸暨日报是我回到家乡工作的第一站,这里教育和培养了我。

    面对新媒体的发展,纸质报纸面临时效性等问题。建议向手机报等方向做进一步探索。

    在新大楼谈“新”字

    吴旭东 诸暨市文联副主席

    新大楼要有新业绩,新业绩要有新思路。

    我们对现代传媒发展的新格局和趋势要有新认识。互联网的出现,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。

    新闻采编系统要有创新。要去了解和学习一些先进的做法,看看能否为我所用。

    经营业务方面也要有新的思路。诸暨日报是地方文化、区域文化的塑造者,这中间有很多文章可以做。

    新思路需要有新人才,新人才需要新培养。要建设队伍,关心队伍,我认为可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,重视每一个员工,因人制宜做出人才培养规划。

    把握人才很重要

    周增辉 原诸暨电视台台长(退休)

    在报社学到的东西,使我一生受益。

    希望报社的领导,今后在人才培养上多动脑筋。除了招聘素质高的员工以外,还可以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,使他们更上一层楼。

    新老报人合影

    诸暨日报报业大楼25楼会议室老报人座谈会现场。

    感触篇 他们的回忆很动情

    报社一直都是我的家

    斯舜威 浙江美术馆副馆长

    还没来之前,我听说过大楼造得很气派,这次一看,果然不得了。从原先人民路上的房子,到东二路的办公楼,到现在气派的大楼,诸暨日报事业发展很快。

    我听说要造大楼的时候,第一感觉是佩服和感动。现在,大楼造起来了,作为老报人,我感到欣喜和光荣。

    我跟诸暨日报的联系很多,是比较勤奋的作者,大学一毕业就开始陆陆续续投稿,已经投了30年了。最近这些年还是陆续有文章在诸暨日报刊登。虽然有很多报刊可以投,我还是看中诸暨日报。这份感情仍然还在,好像自己还没有离开诸暨日报。

    多媒体诸暨日报就放在我的电脑桌面上,每天都会情不自禁打开来看,报社事业搞得好,办报也确实办得好。

    我今天就是想赶来表达一份感情,诸暨日报一直都是我的家。我还会继续投稿,有活动我还会来参加。

    报社一直在成长

    倪森林 绍兴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

    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报社期间对我的批评、帮助和指导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来,我感觉我们报社一直在成长。我在想是什么在支撑着诸暨日报成长,核心在哪里,内在的机制又是什么?我想可能是跟核心价值和使命有关。

    诸暨日报有一种价值观就是进取,还有一种是求真,也就是追求新闻的真实,用事实来说话。另外,作为媒体来说,批判的价值也是不可替代的。

    使命就是发展的使命,这包括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。

    为全国县市报做贡献

    吴章林 诸暨市科技局原副局长(退休)

    首先感谢报社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,让我们这些曾经在一起工作过和没有一起工作过的同志相聚相会,也让我们在高楼上体验曾经工作过的诸暨日报今天的辉煌。

    我要说说诸暨日报的特殊贡献。从1988年,在诸暨成立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到现在,中国县市报研究会会长一直由诸暨日报历届领导担任,诸暨日报更为全国县市报的联合、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。

    报社的岁月总在心头

    赵 华 原诸暨市人事局副局长

    随着年龄的增长,越来越怀旧,到诸暨日报参加座谈会,我特别激动,感触也很多。

    走进大楼,我就想起在报社工作的岁月,报社的几年真的在心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在报社的经历打下了的基础,在一些跨度很大的工作上同样有用,所以我要感恩报社。

    现在,虽然离开了,我依旧关心报社的发展,每天都看报纸,为报社的发展感到振奋,为报社历届领导和同事们的贡献感到敬佩,也为我自己在报社工作过几年感到自豪,这些也激励着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。

    分享篇 他们的经验很宝贵

    我的新闻情结一直在

    唐 建 嵊州市烟草局局长

    我对报社充满了感激。以前,报社的老师对我要求很高,我的稿件多次被打回重写,那个时候常常写稿子写到天亮。但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,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。我学会了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对一些时间紧迫的采访内容,我基本能做到半小时内了解清楚整体情况。

    用简短的时间把握本质、核心的东西,这一工作方法我是在报社学会的。

    报社是一个能激发人热情和创造力的地方,我的新闻情结一直都在。

    我做新闻从诸暨日报开始

    郭月昌 绍兴日报驻诸暨记者站站长

    对于今天的座谈会,我有三个词要说,感激,感恩,感谢。

    有幸参加这个座谈会,我感觉很激动。

    我的心里始终记得诸暨日报。现在无论我走到哪里,我都会说,我是诸暨日报出来的。

    39岁出来做新闻,应该很少见。我做新闻,就是在诸暨日报开始的。第一次做记者,心里很悬,稿子出来后,是老师一字一句教我怎么改。没有诸暨日报,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。所以,我始终对诸暨日报有一颗感恩的心。

    用脚丈量,用心写作

    周汉宝 诸暨市司法局原副局长

    我想说的是,要坚守新闻事业真的不容易。我新闻工作做了18年,最后还是做了“逃兵”。深更半夜采访,还要赶稿,如何支持住,真的需要靠理想。

    做新闻要用脚丈量,也就是说要“接地气”,要深入现场采访。新闻是靠真实说话,要深入现场,深入采访,接触当事人,报道才能生动起来。

    做新闻要用心写作,要了解读者关心的是什么,你又要告诉读者一些什么信息,把这些要素都了解到,并写出来,这样的报道才有人看。用心比写作技巧更重要。

    做报纸是个技术活

    胡柏明 诸暨市文联原副主席

    报社要发展,一定要有一支拉得出、打得响的办报人队伍。我的理解,办报纸是个技术活,在报社工作的人,知识面要广;在报社工作的人,起点和层面要高,报道离不开现实生活,写报道眼界要远,角度要新。此外,还要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。

    有句话叫,活到老,学到老。我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桌上,都放有一本字典,有什么搞不明白的,随时查阅。

    报社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

    叶乃坤 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书记、常务副主任

    报社是自己觉得最值得回忆、干得最有成就的地方。从1983年到1993年,整整10年,22岁到32岁,我把青春献给了报社。

    诸暨日报社发展很快,报业大楼就是报社事业发展的明显的标志。

    我不看网络,就看报纸,因为我认为报纸权威可信,诸暨日报,我每天必看,内容的丰富性,新闻时效性,文章多样性,这三个方面值得赞扬。

    报社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,我觉得在报社的经历可以给人打下很好的基础。做记者,你想了解什么都可以去了解。有作为才有地位,文章的力度大,产生的影响也大。

    要多学习,要把根基打扎实。要多读书,编辑其实很大程度就是一个阅读水平的问题,首先就要把文字读透。年轻人还要谦虚,因为对社会的了解还太少,懂的东西不够多,要把采访过程当做学习的过程。

    祝福篇 他们的祝福很温馨

    相信后浪推前浪

    周光荣 诸暨市文联原主席

    今天我们坐在一起,主要是叙叙旧。有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,我对年轻的一辈很有信心,所以关于怎么办报就不谈了。

    身体是人生最大的财富,祝大家身体健康。

    为报社的发展高兴

    赵志远 江南游报原总编辑

    在报社工作的时光,是我人生起步的阶段,我是从这里踏上了新闻事业的征途。

    现在看到诸暨日报发展这么快,我觉得很振奋,感到很高兴。希望诸暨日报一直走在全国县市报的前列。

    小报变大报 小楼变大楼

    宣焕阳 长城影视公司副总经理

    1983年,诸暨日报还只是一张小报纸,从一周一期到一周三期;现在它已经变成一张大报纸了,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报。

    经过30年的发展,我们的报社也从原先租来的小楼变成了现在气派的现代报业大楼,令人振奋!

    在一代一代报人的努力下,诸暨日报从一张平面报纸发展到现在拥有诸暨网视、电子报等多媒体新闻形式,诸暨日报发展的步伐很快,我祝愿她越来越好!

    祝报纸越办越好

    侯 辉 西泠印社出版社编辑部主任

    看到今天的报纸办得这么好,我感到很欣慰。衷心祝愿诸暨日报越办越好!

    祝越来越兴旺

    张学敏 绍兴日报驻诸暨记者站副站长

    在诸暨日报工作了十几年,对诸暨日报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。只说一句话,祝愿诸暨日报越来越兴旺,越来越好!

    2013-01-26  诸暨日报2版:专版
凯发一触即发
网站简介  广告服务  凯发一触即发的联系方式    
  浙新办[1999]19号 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75-89095158  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 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网站涉未成年人内容投诉、举报电话:0575-89095170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