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参差红紫熟方好,一缕清甜心底溶。”看到这句诗,你想到的什么?没错,就是时下受人欢迎的营养鲜果——桑葚。桑葚又名桑果、桑枣,因其酸甜适口、味美汁多深受消费者喜爱。对于不少农家出身的人来说,桑葚不仅是一种水果,更代表了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:碧绿的桑叶,紫红的桑果以及那一张张嘴角吃得发紫的笑脸。这幅画面似乎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遥远,但如果你来到山清水秀的五泄镇,有机会走进五泄桑果园,你会发现这一切又显得那么亲切。不仅大人们能重温美好过往,孩子们在品尝美味桑果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父母辈小时候的童年乐趣。
桑果园的主人叫杨文,今年38岁的他是五泄镇唯一的桑葚种植户,执着的追求加上科学的方法让杨文的桑果园在诸暨已小有名气。每年4到5月桑果成熟时节,不少游客来到五泄镇除了一睹飞瀑景观,也是冲着杨文果园里诱人的桑果而来。看着游客拎着一篮篮桑果满载而归,杨文总会露出满足的笑容,而笑容背后历经沧桑。
一篮桑葚品商机 走上种桑创业路
杨文是土生土长的五泄镇洩峰村人,刚从学校毕业的他和村里的大多数年青人一样进入了五金加工厂,整天与机器打交道。2001年有一次杨文放假回家,看见村子里许多田地荒芜着就觉得很纳闷,后来问了村里人才知道,原来大伙都觉得务农来钱又少又慢,不如去外面打工赚钱多,就宁可抛荒。
“我觉得土地闲着挺可惜,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承包10亩种起了桔子。”杨文回忆到,当时村里土地承包价格每亩20元都无人问津。虽然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,但由于缺乏经验,杨文并未从桔子上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。2004年桔子成熟前的一次大降温,不仅让杨文颗粒无收,所有的投入也化为乌有。
失败的经历并未让杨文放弃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杨文去义乌旅游途中看到街边有人在卖桑葚,便随手买了一篮尝个鲜。这种紫红色果实清凉甘甜的口感立马让杨文品出了其中商机:可不可以在村里大规模种植桑葚呢?
“当时诸暨规模种桑葚的人几乎没有,我就向省蚕桑站寻求帮助。”在省里专家的帮忙下,杨文原来用来种桔子的10亩地全部换种了桑树。但对于杨文的决定,村里人却议论纷纷,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不是“疯”了,竟去种这种随处可见的植物。杨文却并不在意外界的说法,因为他心里坚信,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卖不出去先赠送 找到销售突破口
按照专家的种植方法,杨文悉心照料着10亩桑树,一年下来亩产也有800斤左右。但这么多桑果,卖到哪里去呢?看着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,新的问题让杨文犯难。
“五泄虽说是旅游胜地,但毕竟客流量有限,而桑果成熟期只有短短1个月,如果这段时间卖不出去,那就只能看着桑果落地腐烂。”杨文除了在五泄景点门外销售,还专门跑到城里,在路边或者菜场里揽生意。
杨文想尽办法,销售情况却不甚理想,眼看果期将过,却仍有大半桑葚“待字闺中”。最后,杨文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把销不出去的桑葚送人。“一来不至于浪费,二来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宣传我的桑果。”对于当时的决定,杨文觉得十分英明。
第二年桑果成熟前期,杨文改变了以往“单兵作战”的销售策略,依靠农民信箱、电视、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,扩大消费群体受众面。加上桑树种植环境绿色无污染,桑果味道可口甜美,很快得到了不少消费者青睐。就这样,五泄桑果园的名气一传十,十传百,采摘品尝的游客纷至沓来,而杨文的桑果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10亩扩大到如今的60余亩。
“今年五泄又免了门票,来玩的旅客多了,来我果园里摘桑葚的自然也就多了,从4月底到5月初就来了有近2000人,停车都排了很长的队伍。”说起今年园内的采摘场景,杨文乐得合不拢嘴。
科技创新步步走 布局产业新思路
桑果园人气日益高涨,但却并未让杨文沾沾自喜。“作为一个种植户,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很重要的,现在我最想的就是引进推广桑果新品种,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。”经过跌打滚爬,现在已是五泄留勤苑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的杨文显得更加成熟。
2011年1月,杨文投资50万,向诸暨市科技局申报了水果新品种桑果的引进和推广项目。引进红果桑大10和白果桑白玉王两个新品种,其桑果亩产能达1500公斤,按每公斤10元计算,亩效益就有15000元。而年产的1500公斤桑叶可用来养夏秋蚕,亩收入预计在2000元以上,合计亩收入便可超17000元,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
“现在赵家等地经常会有人来我这咨询种植桑葚的方法,我也会尽力帮助他们。”杨文坦言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桑葚。
除了引进新品种,杨文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食品加工市场。“只要是和土地有关,就得靠天吃饭,桑果成熟时就最怕下雨,雨一下桑果就全掉了,提前采摘的话又难以保鲜,影响口感,所以发展桑葚的深加工产品势在必行。”
杨文介绍,桑果深加工产品包括了罐头、蜜饯、果汁以及酒类,特别是桑葚酒,在国内、国际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。以100%新鲜桑葚为原料精酿的干红桑葚酒不仅色、香、味俱佳,而且其中所含的花青素、蛋白质都是同类葡萄酒的数倍,保健功效十分显著。
为了心中的梦想,杨文在5月13日又启程前往浙江农林大学参加全省青年农民培训班。“希望能多与授课教授交流我的发展思路,从中得到新启发”。
凯发一触即发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