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已做好一切精神准备”——追忆“以笔带刀”干革命的何赤华-凯发一触即发
2019-09-16
来源:诸暨日报
编辑:黄玲芝
燃情岁月
1918年,何赤华考入绍兴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。因家境贫困故就近在塔山小学找到一份兼职教师的工作,一边读书,一边教书,以弥补膳费与杂费的不足。何赤华善于演讲与交际,与杭州新文化运动的骨干、诸暨同乡宣中华、汪寿华关系密切,被誉为浙江有名的“三华”。
在五四运动和随后的“一师风潮”中,何赤华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行列,先后组织爱国学生上街演讲,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,发起成立绍兴学生联合会、绍兴工人联合会等组织,开展集会游行、检查日货、致电声援等爱国活动。1919年11月,以何赤华为代表的绍兴学生联合会受浙江学生联合会委托筹办《浙江学生联合周刊》,何赤华担任主笔,并在绍兴正式创刊,向全国各地学界发行。何赤华被选为五师学生会总干事,成了五四时期绍兴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。
1922年,何赤华毕业后回诸暨,被聘为《诸暨民报》主笔,特辟“笔枪墨花”专栏,热情介绍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情况,大力宣传新思想、新文化,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封建统治者。同年4月,他由宣中华、俞秀松介绍,在杭州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年底,由张秋人和瞿秋白两人介绍,在绍兴转为中共党员。
筹建党、团组织
1923年春夏间,何赤华受中共上海区委的派遣赴绍兴筹建党、团组织。他以绍兴女子师范学校附小教师的身份为掩护,于3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绍兴支部,利用女师团员金世桢是绍兴学生联合会主席的合法地位,领导女师学潮。7月,中共绍兴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——中共绍兴(党、团)地方支部在城区府山仓颉寺成立,何赤华任书记。之后,他积极开展革命工作,与印刷工会骨干何步云等结为朋友,大力发展团员,并到绍兴锡箔厂工人中了解情况,启发工人参加革命。之后,创办绍兴第一份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《觉悟》半月刊,自任主编,该刊登载的不少文章被中共中央的《向导》周报转载。与此同时,还发动进步学生,创办工人业余学校、平民学校,宣传革命。
1924年4月,中共绍兴(党、团)地方支部分设为中共绍兴地方支部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绍兴独立支部,何赤华任两支部书记。5月1日,他组织绍兴工人、学生数千人,举行集会游行,并在《觉悟》副刊上刊出《全世界劳动纪念节特别刊》。5月底,他又领导绍兴女师学生运动,迫使当局撤销停办女师的决定。6月,国民党绍兴临时县党部成立,他被推为执委,积极领导绍兴的国民革命运动。期间,还积极发展印刷工人何步云等为团员,以壮大团的力量。
1925年1月,何赤华回诸暨中区小学任教,以《诸暨民报》和诸暨妇女平民学校为宣传阵地,在师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。不久,又建立了“青年民力社”等团的外围组织,秘密销售《向导》、《中国青年》等刊物。3月,何赤华等建立直属团中央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诸暨支部,并任书记,领导诸暨国民革命运动。年底,他以“青年民力社”名义,把《共产党宣言》主要内容,登在《诸暨民报》头版。后来,他被国民党当局以宣传“赤化”罪名通缉,被迫离开诸暨到上海。
从容赴义
1926年2月,到上海的何赤华经组织安排,担任商务印书馆同人子弟小学校长,并兼中共中央驻上海特约记者,以编写印发革命传单为主要手段,从事工人运动,并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。1927年1月,受中共上海区委委派,何赤华回浙江开展国民革命工作,并担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农民部秘书,致力领导全省农民运动。
1927年4月11日,反动当局以“清党”为由,包围国民党省党部,非法拘捕了何赤华等20余人。何赤华利用监狱作为斗争场所,继续宣传革命道理。7月24日,被枪杀于浙江陆军监狱。
寻迹
诸暨 何赤华烈士墓
何赤华烈士墓位于阮市镇何家山头村蟹子坑,1986年4月由诸暨县人民政府、阮市乡人民政府和何家山头村重建。墓地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,墓前矗立高2米、宽约1米的“何赤华烈士纪念碑”,碑阴镌刻何赤华烈士事迹介绍,墓穴为与长子何民力烈士合葬,四周裁有广玉兰、松柏、香樟等。1994年6月公布为诸暨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03年3月公布为诸暨市级文物保护点。
2018年以来,随着何家山头村3a精品村创建,新建一处何赤华文化公园,成为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好场所。